web counter 第一卷 第144章 惊喜2! _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爱丽丝书屋
首页 爱丽丝书屋 都市激情 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

第一卷 第144章 惊喜2!

  张伟豪一开始还没在意,但堵着堵着也发现到了不正常,再怎么堵也没这么离谱的吧?

  所以张伟豪是上网查询起了堵车原因,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是真的把他给吓了一大跳,竟然是有一个搭乘45路公交的年轻女孩直接是在跨江大桥中途强烈要求司机开门,然后下车,遭遇车祸被直接撞死,所以是因为跨海大桥那边封路导致出现的交通瘫痪。

  而45路公交车的路线是:宏强电缆厂~高新区~大学城站(李诗情上车的起始站)~佳明杜区医院~极地公园~生态牧场~东海化工厂~垂钓中心~枇杷园~尚华宾馆~六旗游戏乐园~创业孵化园~公交公司~汽车南站~龙桥加油站~繁清家具~港务新村站~沿江东路站(一直没到的剧情终点站)~沿江西路站~创业大厦~数码广场~立新大厦~食荤者餐厅~华贸城站~欢乐颂小区~加辣俱乐部~百汇大厦~嘉林医科大~金中央美食街~毋林商业步行街~学邺南路

  好家伙,我说这剧情怎么有些熟悉呢,张伟豪是瞬间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开端的真相跟一切的起源吗?

  五年前,凶手锅姨夫妻俩的女儿王萌萌在这一座公交车上受到猥亵,在向父亲求助无果后选择了中途下车,却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公交车司机违规放王萌萌下车本就不对,更别说公交公司害怕承担责任,一直推脱着不让陶映红和公交车司机见面,甚至还有博主为博流量颠倒黑白,抨击王萌萌不遵守交通规则,人肉王萌萌的父母,让两夫妻悲痛欲绝,因此才策划了后来的公交爆炸案。

  虽然现在悲剧已经造成,已经无法挽回,不过张伟豪是瞬间意识到了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因为开端的剧情就是五年后的今天,甚至连最后的爆炸时间点也跟王萌萌出车祸死亡的时间地点全部对得上。

  循环对一般人来说很可怕,但对张伟豪来说却意味着很重要很关键的无限可能,试想一下,让一个有钱有势个人武力还很强大的怪物,在一定时间内无限循环,可以一直不断地重复这个循环时间内的生活,不用计较一切后果,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张伟豪自然是对这个非常的感兴趣,立马是打开手机记事本把相关的关键时间节点跟数据,包括李诗情上车后的一些重要站点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只需要是在开端主线剧情开始的时候上车,进入这个无限循环就行。

  对于一般人来说就只是过了一天,但看过开端的张伟豪却记得,只要不睡觉,这一次的循环就会一直进行下去,理论上是一直都会延伸下去,就跟卡BUG一样。

  一般人肯定没办法长时间不睡觉,但五年后的张伟豪,最差也得是暗劲大成了吧?

  以暗劲大成的体质来说,结合一些药物特殊营养液十天半个月不睡觉应该不会太难,说不定自己的化劲宗师武道意志就得借助这样的无限循环才能实现,自己总不能也跟王超一样去重走长征路吧?

  一想到这个,张伟豪心情大好,至于提前出手阻止这样的悲剧……张伟豪自然是拒绝的,先不说能不能阻止,拿什么阻止,真要什么都不发生,我还怎么当今麦郎?

  李诗情可是很香的。

  不过像张伟豪这样“通情达理”的毕竟是少数,现在已经是有不少人开始起了网暴模式,外加人肉搜索。

  已经是有好事之人把王萌萌的事故视频上传到了网上,而网络上的很多网友非但没有对这样一条活生生的人命的逝世感到惋惜,反而是对已经去世的她恶语相向。

  张伟豪看到这些网暴言论还是有些生气的,随手是把真相发了上去,可惜很快石沉大海,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只喜欢随手敲打几下键盘,发表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正确言论,发泄长期以来积压的各种负面情绪,压根就不关心事件背后的真相对错,自己爽了,发泄完了心中的郁闷跟平时受到的委屈就行,真相,是否被冤枉,这重要吗?

  有时候张伟豪自己都觉得,现在的人活的太麻木了,这个城市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正义使者,需要一个游走在法律之外的神灵,对这个世界进行审判,例如心理罪里面的城市之光。

  原本没想过要这样做的张伟豪,直接是在手机上的记事本上面写上了“城市之光”四个大字,决定在后面进入循环做完几个实验后,也来当回超级英雄,实现一下自己的超级英雄梦。

  就这样,一直是堵了接近三个小时,都快要到晚上八点,张伟豪才总算是通过了跨江大桥。

  没办法,他是后面才知道的这事,那时候已经是堵在中间进退不得,只能是随大流缓慢前行,等交警那边慢慢放行。

  不过跟其他人的怨声载道不同,张伟豪现在更多的是兴奋,虽然是在影综世界,但这样的无限循环机会也不是随时都有,可能就只有这一次,而他这个提前知道一切,可以借机卡BUG的男人,说不定就是这个无限循环世界的神,在那二十多次的循环里可以尽情的自由发挥。

  此时还没过来魔都上大学的李诗情自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甚至都没看到相关新闻,就算看到了,兴许也就是随便看上几眼,并没有大多的印象跟太大的反应,这也是五年后的那趟死亡班车上,所有乘客此时的反应,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都很难真正的感同身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