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第2章 【三国无双】天下归心·上卷 _真三國無雙-爱丽丝书屋
首页 爱丽丝书屋 同人改编 真三國無雙

第2章 【三国无双】天下归心·上卷

真三國無雙 flyingangell 23817 2023-11-20 10:55

  [chapter:──三国无双同人·《天下归心》·魏军阵营·曹操中心──]\r

   \r

   \r

   作者有话说:\r

   \r

   ※有一些NC17的描写。\r

   ※女性向,耽美。\r

   ※基本以《真·三国无双》游戏为蓝本。但也参照了《三国志》系列游戏,以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历史。\r

   ※各种不靠谱的自我发挥,胡乱妄想。\r

   ※所以说基本就是想到哪儿算哪儿的写法。\r

   ※不要讨论历史真实性啦……\r

   ※人物各种OOC好无奈!\r

   ※以上有任何一条不喜欢都请勿阅读。\r

   ※更新之后补上了注解。\r

   \r

   [newpage]\r

   [chapter:一,夏侯惇•老骥伏枥]\r

   是晨曦还是黄昏的阳光,透过窗栊照在脸上。\r

   蒙蒙顿顿从梦中醒来,一时难辨现世。这是何年何月何地?明明前一刻还在繁华似锦的许昌,自己正拉着那顽劣的少年,一般正经地发誓:「今后愿为孟德手中之刃。扫尽乱臣贼子,匡扶汉室,使天下百姓安享太平!」\r

   甚至没能来得及说完呀。那叫做曹操的少年,哈哈大笑不以为意,不知急着去搞什么恶作剧。他来不及告诉他,自己真的相信他会名留青史,会位极人臣,甚至可能胜过那四世三公的袁家……什么都有可能,但绝不可能默默无名终此一生。绝对不会。\r

   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r

   夏侯惇看到身边沉睡的人。他的孟德也已经苍老了,早不是可以任意熬夜饮酒纵情的年纪。可该人任性几十年,已成习惯。过后一睡半天,醒来闹着嚷头疼时才晓得咕哝两句「下回改过」,一边找大夫百般刁难,一边还忙着嘴硬「难道杀了华佗,天下再无良医」。\r

   好不容易折腾好了。等真到下次,依然如故。\r

   当初的那个少年仍残留在骨缝中,魂灵里。蓄起胡须,身着朝服,也一样改变不了。\r

   为合汉室丞相的威严,曹操平日所着衣物、战袍都在肩、胸处下了功夫。不求华丽夺目,只求彰显雄姿。\r

   得到衣饰褪尽只剩单衣时,才觉出真相。这站在朝堂之上仿佛无比伟岸的身躯,实际比夏侯惇矮了一个头。长年征战练出的肌肉仍在,但也不比当年了。\r

   这苍老、瘦小,又疲惫的男人。夏侯惇抚摸他的发,莫名地,竟觉得有些可怜。\r

   其实甚荒唐。天下可称英雄者众,或力能举鼎,或智勇双全。无一人能在他眼前,说一声「可怜」。\r

   他不是英雄。他是这滔滔乱世中真正的霸王。那些累累的伤疤,一处处都是他霸业的烙印。飞将吕布,不过刀下亡魂。武圣关羽,麦城战死后头颅被送至他眼前。西凉锦马超,被撵得一路投奔蜀汉。哪怕江东虎子孙仲谋,赤壁大胜,转回头还不得不称他一声丞相。\r

   在最初的最初,没有人能想到如今吧。哪怕夏侯惇,甚至曹操本人,都料不到。那个顽劣到讨厌的阿瞒,直如凤凰,用一双燃烧着雄心的眼,震慑了整个天下。\r

   不是没有代价的。夏侯惇亲眼看见过,徐州讨陶谦,战吕布,多少次九死一生?若非上天眷顾,而今霸王早成枯骨。\r

   还有,宛城。\r

   \r

   [newpage]\r

   [chapter:二,典韦•宛城燃烧]\r

   主公曹操吩咐,诸将尽可自便。非军务要事不得扰。\r

   言下之意,是让众人不要惹嫌。新纳美人邹氏,正恨春宵苦短,盼能醉死温柔乡。其余一切都是不识相的废话。\r

   暗示得太明白,反而有心规劝的人都开不了口。公子曹昂无奈,连夏侯惇也拗不过,自觉请命往西营查防。\r

   只有典韦,始终不去。如铁柱般守住曹操房门,寸步不离。\r

   「主公在此地,是身在敌城。典韦身为侍卫,当随护主公左右。」他的道理,简单又直接。\r

   曹操笑个不停,只当他是榆木脑袋。\r

   宛城自降伏以来,夜夜酒宴狂欢。太守张绣心甘情愿将所蓄金银取来换了美酒佳酿,任由曹操麾下将士饕餮糟践,没有半句怨言。卑躬屈膝,姿态低到尘埃里。连婶婶邹氏都奉上取悦讨好,懦弱得像团面。他敢干什么?\r

   「张绣已是败军之将,何足为惧?」曹操打发他,「不要学元让一样,死板罗嗦。快走。」\r

   「夏侯将军是为主公好。」他固执地,一步不让。\r

   终究逼得曹操着了恼,大袖一拂:「也罢,随你!」\r

   转身入内,迫不及待去会他的软香玉,解语花。\r

   典韦在门外,一时也是有点手足无措。\r

   闭锁了房门,仍是锁不住那满室春意。\r

   叮铃一声,是衣带犀比[1]落了地。是他解了战袍吗?吓得邹氏失手跌了琵琶,丝弦俱断。\r

   脚步声凌乱,她急急地回避,却又被他叫住。\r

   「你知吾是何人?」\r

   「是费亭侯,曹司空。」她颤颤地出声。金簪珠珥微响,可知是她仰起头,任由他的手从双唇一路抚摸至领口。\r

   不敢推拒。这双手拈着她的命,宛城所有百姓的命。他居然问她:「长夜寂寞,可愿共枕席?」已是给她天大的面子了吧。\r

   她在他怀里,窸窸窣窣地宽衣解带,又忍不住求他:「大人……可否熄了灯火?」\r

   他不肯:「目不能见,岂不无趣。」\r

   于是她终于委身入怀,婉转承欢。将这些岁月里攒下的热情尽情泼洒,他给她最好的借口。\r

   淫声浪语,调笑娇喘,声声相叠,勾画出一幅活春宫。因看不到,只凭遐想,更觉撩人。\r

   典韦只恨自己耳聪目明,听见的太多。\r

   满床的丝缎锦绣,摩擦作响。有节律的,九短一长,又变成三长一短。邹氏一声声唤着,越来越绵软甜腻。\r

   间中夹杂着他粗重的喘息,低笑。他分心去挑拣书中典故,赞她的美与音律精妙,可见仍游刃有余,尚未丢盔弃甲。\r

   欲仙欲死,大概不外如是。\r

   \r

   贪欢居然贪足十余晌。从宛城宫殿转到营地,等于进了自家领土,更加放心纵情。除餐饮洗漱外,索性营帐都不出一步。小小方寸地,俨然已是天堂。不愿再闻凡尘消息,任何人、事来报,皆一律打回或交由该处自理。\r

   连曹昂、曹丕也一视同仁。夏侯惇看不过,亲自来替侄子叫门,也是一样吃了闭门羹。气得索性从此不来,由着他荒淫无度去。\r

   连典韦也觉得渐渐变成一种折磨。\r

   移居营地,典韦不必再站岗守卫。但奈何原本营帐就安排在曹操左右,不过隔了几层布幔。该听见的一样不缺,还是能听见。\r

   说不清何时起,典韦脑海中那营帐里的春色愈来愈逼真可见。\r

   邹氏是模糊的,大概因典韦本就未曾看清过她。清晰的是主公曹操,那不高大却精悍的身体,一层层脱去了外袍,里衬,中衣……肌肤应当是微深的,像揉进了疆场上的阳光与风沙。肌肉舒展绷紧,如一头光裸的兽,在娇美的女体上耸动。时间久了,便微微地泛起一层薄汗……摸上去大概是懊热的吧。\r

   典韦在想象中一处一处地填补细节。主帐中颠鸾倒凤,他另居一帐相陪,也如亲临现场……典韦苦笑。终日没有正经差事,又不必上战场杀敌,才闲得生出这些胡思乱想。\r

   最后典韦还是听了主公的安排。尽情饮酒作乐,淹死了脑袋里的酒虫,也就没有那么多杂念。只知一醉入梦,醒来又是原来那个简单,忠心,勇猛,无畏的铁汉。\r

   \r

   直到那命中注定一天。\r

   他与胡车儿拼酒,斗足八百回合,滚倒在地酣睡如泥。醒来时不辨所在,只混混沌沌觉着有蹊跷。伸手去摸自己的双戟,却摸了个空。\r

   霎那间酒醒大半。\r

   远远地,金戈铁马动地来,趁夜色袭至营寨门前。那是张绣的军队,装做挪营操练,却杀了个回马枪。\r

   他隐约听见张绣的狂呼:「直取主帐,诛杀曹贼!」\r

   一呼百应,千应,万应。军营外影影绰绰,全是敌军人马在如墨的夜色中蠢动。\r

   典韦跳起来冲出去。\r

   \r

   他不曾想自己竟在这样的机缘下,进得主公营帐。\r

   曹操被惊扰了,来不及做遮掩。冠冕已卸,锦袍委地。他赤身披发地自邹氏股间徐徐而退,空留一片糊涂狼藉。\r

   邹氏颊上红潮未退,娇羞无力地卧着,玉腿尚且搭在他臂上,护不住那牡丹绽开处的春色。\r

   正是云雨方歇的模样。典韦一头撞见了他最原本的面貌,和最原始的欲望。如典韦所想,他恰似一头光裸的兽。\r

   曹操回首蹙眉瞪视,在将怒未怒之间,也听见了外面的吵嚷。\r

   来不及细想。典韦拾起长袍,将他裹住:「张绣作反,已带军杀至营前。主公请速速离开。」\r

   「张绣?」他也错愕。匆匆下床,向外张望。\r

   掀起帐幔,只觉得强光刺眼。\r

   那是火光在跃动。混杂着干草味、硫磺味,辛辣呛鼻。\r

   什么时候燃起这样泼天盖地的大火?将黑夜都映成白昼。借助风势乱卷火舌,四面吞噬。\r

   这是早有准备,丝毫不留退路了。只想取他性命,其余在所不计。\r

   烈焰之中,曹营兵士已是一片散沙。方才沉浸在酒后梦乡,忽又面对刀光剑影,人人惊慌失措。张绣麾下精锐骑兵几次冲杀,将曹军赶得四下分散躲避。步兵持大盾长戈紧跟围堵,以多战少,如群狼分肉,眨眼间已杀得遍地横尸。\r

   曹操唯独看见曹昂。乘着宝驹绝影在敌军中进出,欺重甲不便,几番扰乱救下那些被困的将士。将之略加整顿,再率他们去救旁人。一来二去,将敌军先锋牢牢缠住,使其不能近主帐。\r

   这是勇,也是仁。可惜他救得再多人命,却救不了整个战局。眼看兵败如山倒,无力回天。\r

   曹操在帐幔前,呆立如石柱。\r

   典韦与邹氏都得机会,可以细看他神态,揣摩心意。邹氏怕他怒极而起杀心。典韦却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想揣摩什么。他只看到那双光裸的腿,在长袍下半遮半掩。内侧一丝浊白浆液蜿蜒滑落,是他方才云雨尽欢的残证。\r

   没来由的,在这生死难卜的一刻,面对着人间修罗场,典韦却想去亲吻那双腿。\r

   不,不仅仅是腿。还有背,脖颈,指尖掌心,胸膛,小腹……他突然无比地遗憾,未曾有过更多的亲近。\r

   \r

   典韦自认是个粗人,原本也不过市井莽夫,后来从戎,无非想在这乱世中靠武力混口饭吃。天下将如何?与我何干。\r

   直到遇见曹操,一切才变得不同。\r

   「帝、王之道在仁,而今乱世当以战止战,唯霸道可取。」曹操的话典韦并不完全懂得,但依稀觉得那是对的。烽火硝烟的年头,百业不兴,连年饥荒。袁家领地内已是在人吃人。而曹操,却早早在辖区内安顿流民百姓,分配土地,鼓励耕织,蓄存军资。税虽重,也是用在军饷上,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总好过易子相食[2]。\r

   若曹公得天下,那一定会是个太平盛世吧。\r

   典韦不喜欢务农,私心总想着搞一门新行当──帮人运送货物、活物甚至活人。护送精明的富商各地寻找商机,替年轻姑娘送一样信物给远方的情郎,自南方带回奇花异果的种子给北地的果农……有点荒唐可笑吧。因战乱,太多人背井离乡只是为逃难。一座座的城,失去了太多本来美好的事物。\r

   典韦曾在酒后向曹操胡言:「我就想,若能南北相通,每个想看看这个天下的年轻人都尽可以如愿,那就最好了。」\r

   「好!日后九州一统,便修南北交通。让那些黄毛小子都见见这江山的秀丽!」曹操答以乱语。醉中高举杯盏敬明月,胡乱吟唱,「天地广袤,雨雪其霏。兕居虎诸,率彼旷野。怜我世人,适彼十亩。赳赳武夫,携手同行。有栈之车,行彼周道。」[3]\r

   许昌的朦胧月色中,典韦依稀看见了曹操所描绘的未来。那将是一个自由而豁达的时代,有梦想,有无限可能,生机勃勃。\r

   那是典韦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世界。\r

   \r

   「恶来,杀出去。」\r

   典韦从记忆中跌回现实。\r

   曹操愤恨难抑:「张绣小人,吾不曾令其质子[4],故有恃无恐!今日若天不收吾,他日必杀张绣!」\r

   火墙之后又有兵马,军队已是溃散不能调度。夏侯惇在西营,多早晚才能赶来?仅有曹昂与自己,尚堪一战。\r

   这是要以一挡千百。断没有活命之理。\r

   「主公恕罪。」典韦向他深深揖让。猛地起身将他扳倒,横抱在怀,冲出营帐去。\r

   「恶来!」他又惊又恼,「这是作甚?放开!」\r

   「你不会死的。」典韦将那矮小的身躯紧紧抱住。将自己当成他的铠甲,挡开那些火舌。「你绝不会死在这里。」\r

   不称主公,而呼「你」。这是僭越了──然而没关系。典韦在心里自我原谅。冲过层层烈焰,典韦放肆地感觉着那薄衣下温热的裸体。\r

   平定天下,一统九州。这浩渺天地,芸芸众生的未来,重逾千钧。若世间再无曹操,又有谁人可托?\r

   千言万语哽在喉头,典韦恨不能将自己的心绪烙进他的骨血里。\r

   就算有些冒犯,也不要紧的吧?\r

   自己就将为他死了呀。\r

   「抱紧我,别松手。」典韦吩咐。\r

   他依言,双臂揽住典韦的颈。紧贴着他厚实的胸膛,呼吸全喷洒在典韦的耳根。\r

   典韦看准与曹昂交锋的一队骑兵。狮吼一声,拔足奔去,以肩头之力撞上当先的战马。\r

   骑手措手不及,连人带马滚倒在地。曹昂机敏,手起刀落,将骑手斩杀。余者一拥而上,以长枪逼住敌军,不准靠近。\r

   典韦猛扯缰绳,拖战马起身站稳,又将曹操捧上马背。\r

   「此处有典韦殿后,主公带上公子,快走!」\r

   「恶来听着!使兵士随护,大盾在前,长枪次之。两刻后,沿小路退往舞阴!」他豪气不减,吩咐停当,便再不迟疑。「子修(曹昂),走!」\r

   曹昂打马上前。父子一前一后,飞驰而去。\r

   残余将士不必吩咐,自行聚成一队,死死封住通路。\r

   典韦一马当先,拾起地上一双大斧,劈向当先两名敌军骑兵。开山之力削去骏马半边头颅,不等马儿倒地,又劈断骑兵脖颈。\r

   兔起鹘落,鲜血泼地。\r

   「谁来试试这开山斧?」典韦手持大斧,俾倪四方。\r

   勇猛至此,敌军也胆寒。一时间无人上前。\r

   张绣在众军士之后,忙着动员:「怕甚么?谁可杀了典韦,斩下曹贼头颅,必有重赏!」\r

   「就凭你们?」\r

   典韦大笑。只身杀入敌阵,如虎入羊群。战斧飞舞,所到之处咔咔之声不绝──那是利器劈进骨头里的脆响。人头纷纷滚落,鲜血飞溅,浸透他的发须、衣襟。像戏台上的涂了红脸的鬼,在修罗地狱中咆哮。\r

   「张绣何在!快来尝我一斧!」\r

   张绣怎敢上前?速速将另一队人马调来,又指挥阵前士兵让开。\r

   两队神射手,强弓硬弩拉满了弦,指住典韦一人。\r

   典韦来不及觅地藏身,张绣已经下令:「齐射!」\r

   霎时间,万箭齐发,矢落如雨。\r

   不能退。两刻远不够。他要拖得更久,拖到主公安然抵达舞阴。\r

   这是他最后的武勇,亦是最后的舞台。才不会如此轻易落幕。\r

   典韦迎着箭雨,冲上去。火光映照那张恶鬼一般的脸,只有嘴角略略上弯,是一个未成形的微笑。\r

   他并无遗憾。\r

   \r

   [1] 犀比:又叫带钩,古代贵族们用来固定腰带的一种装饰品。用途相当于现代的腰带扣。\r

   \r

   [2] 易子相食:古代中国饥荒时的一种现象。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的时候,有孩子的父母就会相互交换,吃对方的孩子。\r

   \r

   [3] 天地广袤……:此为《诗经》中《十亩之间》《何草不黄》《北风》等篇章拼凑而成。大意为:“天地如此广阔,雨雪纷飞。有猛兽在荒野中徘徊,可怜的人们无法远行,渐渐适应了在桑园、农田间生活。现在有威武的勇士陪伴同行,高大的车子可以放心地奔驰在大路上。”这是曹操喝醉了在胡说八道,不必刻意追究。\r

   \r

   [4] 质子:主动将孩子作为人质交给对方扣押,以表示忠诚。这是古代常见的换取信任的方式。一般接受孩子的那方会把这个孩子当做宾客或者寄宿的食客一般对待。\r

   \r

   [newpage]\r

   [chapter:三,献帝•德阳悲歌]\r

   很久很久以后,曹操又一次谈及典韦和这宛城一夜血战,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深秋,许昌皇宫中。\r

   \r

   献帝在德阳殿中再见曹操与夏侯惇时,只觉得陌生──已有十余年不曾会面。\r

   曹操老了。不再是那个行军途中,一时兴起教他爬树的壮年武将。\r

   献帝也已自孩童长成青年。大殿宝座之上端坐,举止庄严有度。受群臣跪拜,声色不动,眼底却另有一层意味,在蠢蠢欲动。\r

   「……吴侯[1]孙氏不念昔日陛下圣恩,久不来朝,更不捐纳,坐南郡[2]而拥兵自重。不将辖制,日后必成祸患。」\r

   曹操大言不惭。久不来朝?吴侯来许昌,岂非有去无回。\r

   况且,曹操自己又朝拜过几回?在许昌建丞相府,一应各色公文直送丞相阅览,不必天子过目。究竟谁成了祸患? \r

   人人心里明白,只是不敢说出口。满朝文武肃然垂手,噤若寒蝉。\r

   曹操兀自滔滔不绝:「另有奸贼刘备,冒称皇亲,寄居荆州。州牧刘表病故,刘备欲得荆州而自立。臣率兵与其战于江陵,刘备不敌,遂带兵南下,见容于吴侯孙氏。一者吴侯久有不臣之心,二者刘备心怀诡诈,两者既已联手,必举兵作乱。陛下不可不察。」\r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非弱肉强食,却说得冠冕堂皇。\r

   夏侯惇侧目环视众臣子。其中或有一二人隐隐有不忿之色,绝大多数却是连怒色也不敢放在脸上的。\r

   献帝垂目沉思,只是不愿表态。\r

   「陛下以为如何?」曹操又再催促。\r

   「刘备乃朕之叔父,」献帝答得勉强,「其中怕多有误会。不若朕发诏书,请皇叔上表细陈此事前后过节,与丞相解释,可好?」\r

   「臣愿代陛下南下一战,讨伐东吴,诛杀孙刘二贼。」曹操将这句话硬邦邦甩到献帝面前,「请陛下诏,准臣出兵。」\r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十余年不曾拜见天子,一朝登殿,便逼天子下旨杀叔父?实在太过张狂。\r

   当今天下唯刘备真正忠心,欲图匡扶汉室,还政于献帝。且又是皇亲国戚,血脉相连。献帝明白,若杀刘备,无异自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r

   因此无论如何开不了这个口。只能嗫嚅着拖延。\r

   曹操没有那样耐烦。呼喝左右:「来人!取笔墨,侍奉陛下拟诏。」\r

   内侍宦官一惊,仓惶吩咐示意。小宦官连忙将笔、墨、砚、绢帛捧至一旁尚书郎[3]案前。铺绢研墨,顷刻打点停当。\r

   笔酣墨饱。尚书郎拾笔悬于绢帛之上,只待落笔。\r

   人人都望着献帝,等他意下──再不述旨,怕场面更加难看。\r

   献帝口唇微动,几将开口之际,却忽闻殿中一声暴喝:「敢问丞相,眼里可还有天子?何以如此僭越!」\r

   举座皆惊。\r

   夏侯惇循声望去。只见群臣之中,一位老者昂首而出。峨冠博带,长须苍然,一派汉官威仪。\r

   那是太中大夫孔融。夏侯惇多年前已认得他,号称孔子之后,博学百家,性情刚直。大江南北有学识者多赞誉有加,堪称名士大儒。\r

   「吴侯乃六郡郡守[4],父子三代居于江东。南北路遥且险,陛下特降恩典,准吴侯不朝。吴侯何错之有?」\r

   曹操回身,唇边含笑,笑而不语。\r

   孔融慷慨陈词:「皇叔刘备,与荆州牧刘表均为皇室宗亲。刘备受刘表所托,辅佐刘表之子刘琮。后刘琮归降丞相,刘备已是无处容身。丞相麾下虎豹骑精兵更一日夜追杀三百里,生生逼得刘备南逃,求助吴侯。试问皇叔又何错之有?」\r

   「说完了?」曹操不见喜怒,仍旧淡淡的。\r

   孔融冷笑:「昔日周文王[5]三分天下有其二,仍奉殷纣王为天子。陛下心怀仁慈,远胜纣王。而这江山,你曹丞相可没占到一半呢。」\r

   「依孔大夫看来,本相该当如何?」\r

   孔融只向献帝叩拜:「陛下,丞相曹操恃功自傲,御前言行无状。臣请陛下旨意,以狂悖处丞相禁足,面壁思过,非诏不得出。」\r

   献帝一惊。\r

   夏侯惇勃然大怒:「放肆!」\r

   孔融毫无惧色:「夏侯将军也想同罪吗?」又向献帝跪拜,「臣恳请陛下旨意。」\r

   献帝不语,心思电转。\r

   若能将曹操囚禁,便可趁机收缴其麾下各地兵权。进而以天子旨意昭告天下,废丞相位,从此还政于帝……但,怎会那样容易? \r

   献帝见过太多盲动招祸的例子。孔融一介书生,何以与枭雄为敌?一旦事败,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万一此计可行呢?坐看良机错失,岂非此生最大憾事。\r

   一时犹豫难决。下令?或不下?\r

   「陛下何故犹豫!」孔融焦急,转而催促四周武士,「先拿下丞相,再论其他!」\r

   夏侯惇大喝:「谁敢上前!统统站住!」\r

   大殿左右,带甲侍卫不动如山。\r

   「为何不动?」孔融气急,「你们一众武人食汉室俸禄,当为汉室尽忠。诛杀奸相,匡扶朝纲,此乃大义!」\r

   「一派胡言。」曹操施施然开口,「孔融不遵朝仪,御前喧哗生事。且将之拿下,等候发落。」\r

   侍卫立时应声上前。孔融还待挣扎,双手已被侍卫制住。\r

   「曹操,陛下面前,你敢擅用刑罚?」他兀自顽抗,只是不服。\r

   「丞相……」献帝嗫嚅着,实在想帮这忠臣一把。\r

   曹操轻轻一咳。\r

   献帝心中一凛,已明白他不快。于是默然。\r

   「本相代陛下草拟诏书。」曹操朗声道,「尚书郎听好:太中大夫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图不轨。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大逆不道,宜极重诛……」\r

   曹操瞥一眼孔融,有讥讽之色一闪而过。又续道:「……着,即刻枭首弃市[6],三族同罪[7]。其家宅产业交大司农[8]处置。」\r

   孔融呆住,连挣扎也忘记。\r

   曹操接过尚书郎所录文字,略一过目,便捧给献帝。\r

   「诏书已成,请陛下用玺。」\r

   献帝不忍:「丞相,罪在孔融大夫,何必连累亲族家眷。」\r

   「请陛下用玺。」他只是重复。一字一字,抑扬顿挫。不容置疑,没有余地。\r

   已是退无可退。\r

   献帝只得捧起玉玺,压在诏书末端。\r

   「好!」曹操大笑。将诏书一卷,掷在孔融眼前,「依陛下诏令,将孔大夫带出去吧。」\r

   侍卫从命。架起孔融,推向殿外。\r

   孔融嘴上只顾怒骂:「若能清君侧,振朝纲,区区一命何足惜!曹贼以下凌上,公然颠倒朝纲,自古大奸大恶者,无出其右!可惜满朝文武,或尸位素餐,或苟且偷安,竟无一人胆略堪与孔融比肩!无一人敢仗义执言,诛杀此贼……」\r

   曹操恍若未闻:「尚书郎,再拟诏书:江东孙氏,三代蒙受皇恩,世袭吴侯封号,并守六郡。而今天下未靖,朕心烦忧……」\r

   群臣垂首,暗地里眼神交换。或羞惭,或忿然。人人各有心思,只是不敢做声。\r

   昔日董卓残暴尤胜曹操,不也死在司徒王允刀下。难道当世再无智勇双全的英雄,如王允杀董卓,尽诛奸臣贼子,澄清宇内?\r

   连献帝也转着同样念头。\r

   夏侯惇分明看见众人脸上的神色。阴晴各异,都是内心蠢动的倒影──这群豺狗,一个个贪心不足。若无曹操,皇子皇孙流离失所,早不知被哪路诸侯杀尽。国之不存,还论什么君臣大义。\r

   殿外,孔融怒骂声犹自不绝。与曹操的语声混作一处:「……吴侯不朝天子,不纳贡奉,拥兵自重。进而割据一方,自成一国。皇叔刘备,于荆州作乱而事败,戴罪南逃,却得吴侯包庇。种种行径,令朕心寒。今着丞相曹操率军南下,讨伐孙氏一门,收回扬、荆二州,是为薄惩……」\r

   尚书郎运笔如飞,顷刻写就数百言。终在搁笔的一刻,殿外孔融骂声戛然而止。\r

   人人心惊。\r

   片刻,侍卫返回。双手捧漆盘,奉上孔融头颅──人虽已死,双目犹自大张,怒容仍在。\r

   当真死不瞑目。\r

   「可。」曹操颔首,又吩咐,「传头颅与诸位大人过目。」\r

   堂下百官立时变色。那颗头颅送到眼前,或不忍,或惊惧,或嫌恶,人人不能自抑。\r

   曹操淡定如故。双手捧诏书,一步步行近御座,递与献帝眼前。\r

   「请陛下用玺。」\r

   献帝不愿,勉强做最后的挣扎:「丞相。兵者,凶器也。发兵并非小事,不如从长计议。」\r

   「陛下。」曹操淡淡一笑,「可还记得车骑将军董承与董贵人?」\r

   一句话,说得献帝悚然心惊。\r

   那是一次最惨烈的教训。彼时刘备寄居许昌,为摆脱曹操挟制,献帝以「衣带血诏」[9]之计求助刘备。以为天衣无缝,结果却落得满盘皆输。车骑将军董承丧命,其女董贵人身怀六甲,也未能幸免。临行刑时惊恐难抑,小产下一名成形的男婴。\r

   一尸两命。\r

   那不曾见过这世间一眼的小皇子,他知道自己是真龙天子的血脉,是凤子龙孙吗?\r

   这深深扎在献帝心中的恐惧之刺,一碰便痛入骨髓,无力拔除。\r

   「昔日的董承,今日的孔融,他日的刘备。」曹操不紧不慢地说着,「蛊惑圣听,祸乱朝纲。不除此等奸佞之徒,天下永无靖。」\r

   孔融头颅在百官面前展览过,又送至案前给天子御览──血已流尽,长须浸成赤红,脸色却分外的白。双目直视献帝,似有未尽之言。\r

   「请陛下明辨是非。」\r

   不,他不是陛下。他只是一枚印章,用来证明曹操的「大义」。献帝没有选择。\r

   玉玺终究是落下了。硕大的篆字,印在诏书尾端。\r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殷红如血。\r

   献帝只觉得眉宇间酸楚难耐。拼命忍了又忍,强抑到生痛。\r

   这是被逼着拗断自己唯一的臂膀。大汉三百年,有哪个皇帝零落至此?\r

   时也,命也。夫复何言。\r

   献帝起身,意态索然:「朕实在疲了。余事不再朝议,上表丞相即可。」不待百官叩拜礼毕,便转身欲去。临行又忍不住回望,欲言又止。\r

   曹操在百官之先,拱手相送。礼节恭敬,却掩不住眼角眉梢的志得意满。\r

   献帝只觉得凄凉。\r

   大概不记得了吧?昔日初相见时。将自己从兵荒马乱的洛阳救出,率领诸将持臣子礼,一路护送往许昌。又献上诸般衣饰、杂物,照顾得无微不至。\r

   「诸般御杂物皆先皇所赐。臣之父、祖不敢亵渎,供奉于庙堂之上,勤加拂拭。此番献于陛下,正是物归原主。」\r

   献帝在颠沛流离中长大,又碰上董卓狂暴残虐,终日惶惶惴惴,早已不知安乐为何物。正是曹操,令献帝窘促的生活霎时间丰富起来。有尊严,有温饱,还有琴棋书画,文章兵法。皇室子孙该学的,终于都可以安心精研。\r

   甚至,还有欢声笑语。\r

   「陛下可曾享过庶民之乐?」他曾将幼年的献帝抱在马前,沿古道缓步而行。「臣年幼时,飞鹰走狗斗鸡跑马,什么都玩过。」\r

   他给献帝讲幼时的趣事,说那时的玩伴。反应慢又爱炫耀的袁绍出身显赫,而今已是冀州牧。其弟扬州太守袁术个性狂傲,但头脑不灵。在洛阳时一起偷新娘子[10],互相拖后腿。袁绍为此恼羞成怒……听得献帝应接不暇。\r

   扎营休息时,他教献帝爬树摘枣子。又用枣子做弹丸,戏弄过路将士。惹得夏侯惇将军大怒,也爬到树上,将他们两个都活捉下来。\r

   献帝从不曾有过那样放肆的快乐。父皇已是太遥远的记忆,眼前的曹操却是活生生的。未来有此能臣辅佐,何愁天下不靖?或可效法古时项羽范增[11],唤一声「亚父」[12]。\r

   那时天真的献帝,算不到还有今日。\r

   「陛下还有吩咐?」曹操见他伫立沉思,久久不去,以为或者心中还有不服。便冷笑着等他出招。\r

   献帝只是摇头:「……又到深秋。岁岁年年,物是人非。」\r

   一语即毕,转身便走。\r

   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吧?如眼下一样的深秋,一样高爽的天。他在曹操护送下抵达许昌。带着满心希望,住进这许昌宫。\r

   何以竟变成如今局面?\r

   唯独记忆中红枣的味道,依旧甘甜清香。此生仿佛再未尝过。\r

   \r

   [1] 吴侯:孙权的父亲孙坚在三国时代的早期,凭战功获得的封号。后来传给了孙策,孙策去世后,由孙权继承。\r

   \r

   [2] 南郡:当时孙权领地的边缘,属于荆州范围之内,按理说应该归刘表管理。但在战乱当中,早就已经被孙家占领多年。而后面提到曹操所占领的江陵城,则是南郡的一部分。\r

   \r

   [3] 尚书郎:汉代负责草拟文书的书记官,类似皇帝身边的秘书。这个官衔名称不知是否准确,懒得查资料了。意会即可。\r

   \r

   [4] 郡守:汉代早期对地方官的称呼,此时已经不是正式的官职了。由于孙权的领地成分复杂,占有扬州,荆州,徐州各自一部分,但并非州牧。因此孔融只能用郡守含混称呼。\r

   \r

   [5] 周文王:又称文王,商朝时的诸侯之一。执政时期为周国奠定了坚实的实力基础,其子周武王继位后推翻殷商王朝,建立了周朝。\r

   \r

   [6] 枭首弃市:古代一种刑罚。将犯人斩首之后,尸体扔到热闹的街市口展示几天,让众人唾弃。通常会将尸体吊起来或者放在特制的笼子里,附近还会竖起告示牌,写着此人犯下的罪过,增加普通民众对当权者的畏惧。北京的菜市口,就是曾经用来执行死刑并展示尸体的地方。现在还有菜市口地铁站呢。\r

   \r

   [7] 三族:指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r

   \r

   [8] 大司农:汉代朝廷管理财政、税收和农业的官员。\r

   \r

   [9] 衣带血诏:又叫衣带诏。献帝召刘备入宫,赐给刘备一条华丽的腰带。刘备回去后发现腰带内有夹层,藏着一封以鲜血书写的诏书,求刘备帮助自己脱离曹操掌控。车骑将军董承与其他一些臣子早就看不惯曹操,此时便拉刘备联手,策划暗杀。曹操提前得知,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全部杀光。董承有一个女儿深得献帝宠爱,叫做董贵人,那时已经怀有身孕。献帝哀求曹操手下留情,曹操却还是将董贵人也一起斩首了。只有刘备命大,糊涂又胆小的样子让曹操误以为他是个傻瓜,就放了他一马。刘备一口气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去了。不过现在史学界认为,衣带诏事件十分可疑。董承很可能只是想夺权,伪造了衣带诏来当做借口。刘备则是被硬拉来充数的,所以才逃得一命。而董贵人之死也是虚构的谣言。\r

   \r

   [10] 偷新娘子:曹操跟袁绍少年时的轶闻。史书记载曹操某日闲得无聊心血来潮,鼓动袁绍等几个玩伴偷袭某户陌生人家的婚礼,绑架新娘。因技术不熟,整个作案过程非常混乱。逃跑时袁绍落入土沟上不来,求曹操帮忙。曹操非但不帮,还指着袁绍大喊:“有贼啊!快来捉贼!”袁绍惊恐中爆发神力,爬出土沟。后来袁绍为此事异常生气,深夜跑去想刺曹操两剑,但被躲过了。两人的友情就在这些相互打闹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

   \r

   [11] 项羽范增:西楚霸王项羽,秦王朝灭亡时起兵争夺天下的英雄。范增是项羽的军师,忠诚的天才战略家。后来刘邦用计谋战胜了项羽,建立汉王朝。而三国的故事则发生在汉王朝灭亡时。\r

   \r

   [12] 亚父:当初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仅次于父亲。\r

   \r

   [newpage]\r

   [chapter:四,夏侯惇•铜雀寒秋]\r

   太监侍奉献帝退朝,侍卫随之撤出德阳殿。\r

   百官也已纷纷退去。\r

   曹操却不走。盯着殿上一盏描金画屏,欣赏不已。\r

   「此为昔日南郡画师所作。江东风光,竟秀丽若斯。」他频频点头,「元让,你可去过吴地没有?跟吾一样没有吧?听闻江东有乔氏姐妹,绝色倾国。日后铜雀台[1]筑成,使姐妹二人居于其中,正是铜雀春深锁二乔。」\r

   他自顾自笑得极开心。\r

   「孟德。」夏侯惇终是忍不住发问,「难道真要发兵东吴?」\r

   「咦?你以为是玩笑?」他忽然端正神色,「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暗弱无能,取其领地不过手掌翻覆之间。独江东孙权骁勇有谋,麾下良将名相,人才济济。又占水乡富足之地,是唯一大敌。」\r

   「何不先吞汉中、巴蜀,再与东吴一战?」\r

   「刘表已死,刘琮归降,荆州之地尽归吾手。然而军民二者俱与吾离心离德,收络非朝夕之功。孙权不会不知。」以画屏充作军图,他指给夏侯惇看,「荆楚之地是块肥肉。与其待孙权动作,不若先下手为强,以荆州之兵攻东吴。一者,可不伤根本而得江东。二者,可使荆楚旧人[2]无兵可依,自然叛乱不生。一战除两患,岂非妙策。」\r

   「万一败了呢?」\r

   「败?」曹操大笑,「孙权竖子[3],一生不曾真正用兵。刘备常战常败,手下兵力不过万余,不及荆州十分之一。何以与我军争锋!」\r

   「攻东吴,则难免水战。我军北地之师,不谙水性。劳师远征,又不如吴军以逸待劳,更难占天时地利。」夏侯惇苦口婆心,「不若从长计议。」\r

   「元让,你老了,居然未战先言败。」曹操不以为然,反倒打趣他,「当初你多勇猛,没了左眼都不曾后退半步。」\r

   「此一时,彼一时。」\r

   「彼时,孙坚一手打下吴国基业,号称江东之虎。此时,孙权乳臭未干,最多是虎子。」曹操皱眉,「有完没完?文若(荀彧)、仲德(程昱)、公达(荀攸),乃至文和(贾诩),都是一般论调。元让,难道你也要来呱噪?」\r

   夏侯惇默然无语。\r

   曹操已非昔日宛城时可比。吞并徐州,斩杀号称无双猛将的吕布。随后于官渡一场恶战,击溃袁绍,尽得幽、冀、并、清四州,平靖江北。北征乌桓,版图拓至柳城。白狼山一战,俘乌桓铁骑二十余万,威名扬于远国。又于朝中改制,废去三公[4],新设丞相位,自领其职。\r

   自此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地位显赫,远胜昔日四世三公[5]的袁绍。\r

   一将功成万骨枯。丞相若得功成,脚下的枯骨又何止数十万?\r

   战场之上,斗的是兵法武略。朝堂之上,用的是心机攻防。年复一年,他变得虚伪多疑,诡诈而狠辣。面容也愈加冷峻,不怒自威。\r

   「唔,着恼了?怎么一声不响。」他又笑着凑过来,亲昵地抚摸夏侯惇左目[6]。\r

   夏侯惇也变了。在兖州失去了左目,从此戴上精铁铸成的眼罩,益发显得威武骇人。他跟随曹操,地位日升,越来越看到成就大业的不易。于是渐渐收起昔日的莽撞,变得沉稳而内敛──但勇猛如故。仍旧随时可以为主公奋战至死,毫不犹豫。\r

   曹操一生所信之人不多。夏侯惇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第一个。在彼此面前,可以抛开君臣身份,自在相处。七情上脸,喜怒都不加遮掩,率性如少年时。\r

   「不要赌气。元让,随吾去江东,拗断那只老虎的牙。」他伸手揽住夏侯惇的脖颈。「日后得乔氏姐妹,分你一个。你喜欢大乔,还是小乔?」\r

   狎昵而暧昧。硬拉着夏侯惇低下头来,几乎鼻尖相抵。眼底漾起一抹不合时宜的春意──大概征战、杀戮与床笫之欢,具有某种隐秘联系。总是在血性激昂时,兽性也苏醒,更欲火中烧。\r

   夏侯惇推开他。\r

   「怎么?」他仍纠缠不休。捉住夏侯惇腰间玉犀比,一点一点缓缓地解,意存挑逗。「此地别无他人。难道你不想……?」\r

   夏侯惇更觉窘迫,不得不板起脸:「孟德,难道忘了昔日宛城时?」\r

   一句话,说得他愣住。\r

   「宛城之败,是败在你不听劝阻,自傲轻敌。而今又要旧事重演,执意与东吴一战。浑不记得当初惶惶如丧家之犬。」\r

   「住口!」他怒喝,扬手掴在夏侯惇脸上。\r

   怒发冲冠,不可遏制。\r

   宛城是一个太沉重的教训,几乎让他承受不起。好不容易熬过去了,便不愿再提。\r

   但夏侯惇不肯放过:「典韦与子修(曹昂),两条命换不来一点教训?」\r

   他又是一掌。\r

   夏侯惇吐掉口中的血。两人对视,各不相让。\r

   \r

   曹操在宛城失去太多。典韦奋战,以为拦住了敌军。其实贾诩早有预料,另率一队人马埋伏在半途。幸得曹昂保护,将名驹绝影让与父亲,曹操才得以脱身。\r

   曹昂是用自己一命,换他一命。他知道,但仍是接过绝影缰绳──是贪生怕死?抑或实在舍不得那未竟的大业?他自己也说不清。\r

   后来夏侯惇九死一生逃出西营,带着几百残兵追上曹操时,连绝影都已受了重伤。后臀中了三箭,伤口怵目惊心。此马神骏骁勇,犹似典韦。竟不知疼痛,飞驰如故,淋淋漓漓撒得一路鲜血。\r

   得到进了舞阴军寨,方才进门,便连人带马瘫倒在地,再不能起身。医者服侍他清理血污,敷药疗伤,竟无从下手──右臂中箭,后背刀伤。长袍几乎烧尽,与灼烂的肌肤黏在一处。连头发都少去半截。\r

   遍体鳞伤,不见一处完好。曹操与绝影[7],都丢了大半条命。\r

   唯独夏侯惇情况好些,但无暇喘息。回舞阴后便点兵再战,击退张绣追兵,这才真正松了口气。\r

   不久,细作[8]自宛城归来,只带回典韦尸首。听闻曹昂死后被追兵胯下骏马踏成肉泥,一塌糊涂,无可收拾。\r

   典韦不见得好。身上刀剑火伤,创口几十处。入殓时整理遗容,自体内剜出几十支箭头──想要活,才需拔箭疗伤。典韦已存必死之心,拔箭反而流血脱力,不如拗断箭杆,带伤再战。\r

   据细作所述,典韦死时怒目圆睁,血流满地。死后多时,仍无人敢靠近。\r

   勇猛得连夏侯惇都惊诧。\r

   典韦得以厚葬,却还有曹昂一端未了。回到许昌,妻子丁夫人听闻曹昂死讯,当即哭得晕死过去。此后便连番吵闹不休,不依不饶──丁夫人只得曹昂一子。聪颖果敢,心性宽仁,样样皆好。眼看日后必成贤才,继其父之业。而今忽闻殒命,不啻将她后半生希望所寄生生掐灭。\r

   眼看得前途无望,生无可恋,便越发无所顾忌,只求渲泄愤懑换一时痛快。其中心情,曹操是懂得的。然而愈是自己也有愧于心,愈不愿别人来戳伤疤。每每丁夫人肝肠寸断时,他只觉像旧伤未愈,又补一刀。终是忍无可忍,声色俱厉责令丁夫人滚出府邸。过后又觉得惭愧,偷着去求她回来──为时已晚。丁夫人心如死灰,只求一纸休书,夫妻从此恩断义绝。\r

   宛城一战,他实在将能输的都输了。甚至袁绍都来讨嫌,专门写书信讥讽。\r

   那时候,夏侯惇只觉得他堪怜。夹缝求存,不得不将天然的爱恨喜怒都收起来,心里恨得滴出血,脸上也要一笑置之。\r

   \r

   而现在呢?\r

   终于熬到可以恣意地挥发爱恨的地位,再没人敢拦着,于是连应得的教训也忘记了。\r

   「吾非昔日宛城时。」他余怒未消,「元让,不要讨嫌。」\r

   「何以如此仓促?」夏侯惇仍是不依不饶,「攻吴非一日之功。依贾诩意思,当重兵屯于江陵、新野,制东吴咽喉使其不得外张。养精蓄锐,安抚荆州,以三年光阴定攻吴之策,必有良机。」\r

   「眼下便是良机!」他终是按耐不住,「刘备非居人下者,难与孙权同心同德。吾挟官渡大胜之威,整江北并荆州兵马共数十万,奉天子诏南下讨逆,东吴群臣必闻之胆寒。」\r

   他捉住夏侯惇衣襟。猛然发力,将那魁梧如铁塔的身子推撞在中柱[9]上。抬眼望着他笑:「若占东吴,数九州之内,何路诸侯再与吾争锋?」\r

   他目光灼灼,野心烧亮了眼。\r

   「你以为吾做不到吗?」他吻上夏侯惇的唇。舔掉他嘴角渗出的血,「元让,你我戎马一生,所为何来?毕生所图,而今仅一步之遥。元让,你看着。吾将踏平东吴!」\r

   他兴奋得语无伦次。矮小的身子缠上来,挨蹭撕扯。解开了腰带,重重包裹的朝服便散落。他自己的佩剑,夏侯惇的犀比,一齐坠地。\r

   「不不……这大殿之上……」夏侯惇还待推拒。\r

   「住口。」他不给机会。拔掉发簪,摘去了丞相冠冕。广袖大袍之下,身子懊热灼人。\r

   他硬塞给夏侯惇一只精巧铜匣──是兰草脂膏。随身携带,举手投足间暗香幽然,是为当朝风尚。\r

   夏侯惇进退两难。恨恨地抱起他,反身抵在柱子上:「就那么急,一刻都等不得?」\r

   他大笑,双腿攀住夏侯惇腰肢,抱紧他颈项。\r

   「有几人可在这德阳殿中欢好?皇帝也不曾试过。」他捧住夏侯惇的脸,吻他的左眼,吻他胡髭之下的唇,「尝尽不可为之事,方显此生不虚。来……元让,进来。」\r

   是要多放肆狂妄,才会如此荒唐?\r

   夏侯惇将膏油涂满他股间,扶住了曹操的腰,缓缓将自己埋入他体内──那谷道一点点将性器吞下,紧紧地吸住了。\r

   他蹙眉,痛中有狂喜。扭动腰肢迎合,乐在其中。\r

   是什么时候有了这超乎君臣之外的另一层关系?\r

   实在记不得了。曹操调度他纵横沙场,腥风血雨里夏侯惇护佑他平安。将性命都交予对方掌握,真正生死相依──幼时夏侯惇发誓将为他手中利刃,心甘情愿将一切都献上。\r

   于是他也得到他的全部,一切水到渠成。\r

   抽插进出,彼此都如癫似狂。交合处有水声潺潺,曹操分出一只手来抚弄自己,又忙着与夏侯惇口舌纠缠,恨不得两人骨血皮肉都化成一处。\r

   欢情无限。\r

   他叫着他的字,夹杂着淫声浪语。忽然又捉住他脑后发髻,问:「元让,看着……吾是何人?」\r

   夏侯惇不解,含混应答:「孟德?」\r

   「是丞相,曹孟德。」他大笑。\r

   有小宦官听见异响,懵懵懂懂地前来查看,一眼就撞见这场面,当即吓得愣住。面色惨白地傻站着,不知所措。\r

   「滚!」曹操大喝,随手抓起一样物件,也不问究竟,劈头朝小宦官摔过去。\r

   那宦官魂不附体地跑了。以为自己恍惚间做了一场噩梦──丞相与将军在大殿之上交合?谁会相信。\r

   「官渡血战,南下伐吴。锋芒所向,四海披靡。为霸之首,功比齐桓[10]。」曹操气喘吁吁地笑着,「元让,此乃天意。」\r

   他心里再没有汉王朝了。\r

   在欢愉绝顶之时,夏侯惇朦朦胧胧地想到。\r

   耸立三百年的汉王朝,而今日暮西山。献帝沦为傀儡,不弑君夺位,便是他给的最后一丝尊重与慈悲──昔日起兵时「匡扶汉室」的话,早已成过眼烟云。\r

   夕阳余晖照进殿堂。璀璨如鎏金[11],将四周映得一片辉煌。\r

   肉体的狂喜,迷乱了神智。曹操仰起头,迎向日光,轻声但坚定地自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唯我曹操,千古名留!」\r

   没有人能劝他回头了。\r

   夏侯惇几近绝望地想着。\r

   唯一能劝的人,而今已经不在──那双眼中燃烧的熊熊野心,将烧尽整个华夏。\r

   这是天意。\r

   \r

   [1] 铜雀台:铜雀台修筑完毕是在两年之后。考虑到古时候工程科技,这种浩瀚工程不可能几个月之内完工。因此极有可能此时已经在动工,至少已经完成了设计图。\r

   \r

   [2] 荆楚旧人:当时荆州的情况很复杂。刘表去世后,按理应该以长子刘琦为接班人。但刘表的妻子蔡氏非常厌恶前妻所生的刘琦,于是联合一群将领玩弄手段,将蔡氏的亲生儿子刘琮扶成了接班人。刘琦在荆州无处容身,只得跟随刘备一起逃命。当时有一部分荆楚将领反感蔡氏和刘琮,也不愿归降曹操。赤壁之战时,曹操怀疑同为荆州人的蔡瑁、张允跟这些将领一样计划背叛自己,于是将蔡瑁张允斩首。这才酿成了后来的战败苦果。\r

   \r

   [3] 竖子:没有长大的小孩子,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臭小子,熊孩子之类。\r

   \r

   [4]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当时汉朝大臣的最高职位,分别掌管全国的军事、民生、建设。后来曹操设立丞相,将三公的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r

   \r

   [5] 四世三公:袁绍的家族中有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后来成为一条成语,形容某个家族政治地位很高。\r

   \r

   [6] 夏侯惇左目:曹操与吕布在兖州作战时,夏侯惇被射中了左眼,毫不迟疑地将眼珠和箭一起拔出,继续奋勇作战。这种勇猛让吕布的士兵们感到十分恐惧。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射中夏侯惇的是一名叫曹性的将领。真实历史上则说是“流矢”,也就是不知道从哪儿飞来的一箭。\r

   \r

   [7] 绝影:曹操的坐骑绝影,据说是大宛马。即今日所谓的“阿哈尔捷马”,产自土库曼斯坦。史实记载绝影死在宛城,但《真·三国无双》中官方设定曹操的坐骑一直是绝影,所以就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了。\r

   \r

   [8] 细作:古代对间谍的称呼。\r

   \r

   [9] 中柱:直接顶着横梁的柱子,在建筑的中轴线上。即大殿中央两侧位置。\r

   \r

   [10] 齐桓:春秋战国时的齐桓公,诸侯当中最强的一位。当时周天子就像汉献帝一样,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天子,实际上毫无权力。对于曹操的时代而言,齐桓公是大约几百年前的古人。\r

   \r

   [11] 鎏金:混入水银,呈液态的黄金。也指一种制作工艺品的技法,如鎏金镯。\r

   \r

   [newpage]\r

   [chapter:五,郭嘉•白马官渡]\r

   「天下有才者众,唯独你奉孝(郭嘉),深得吾心。」他近乎宠溺地说着,「偶有行差踏错时,只有你,能句句劝到心里。」\r

   那时的话,郭嘉始终记得。数载光阴匆匆流过,不知怎么,越来越不愿相信那只是无心笑语。\r

   \r

   「……袁绍素来傲慢。而今麾下带甲十万,更不屑迂回作战。」曹操在军图旁,将马鞭自邺城缓缓推向许昌,「若要迎战,便先守白马,制住来往要道。奉孝,你怎么看?」\r

   郭嘉支着头,正神游天外。听他唤了两声,才如梦方醒:「白马……驻军将领是刘延。他日与邺城短兵相接,怕是难以支撑。」\r

   「正议军国大事,你却心神恍惚。该当鞭笞。」曹操玩笑地用马鞭抽打他脊背,「在想什么?」\r

   「啊哟,好疼呀。」他佯装怕疼,起身闪躲,借此蒙混过去了──总不能如实说,其实正在想他。\r

   面对面还思念,少女怀春也不见得这样缠绵。\r

   其时正是子夜,仆婢早已退下。凉风过堂,吹得几盏灯火忽明忽暗。是夏末黄河的气息么?带着点泥土的腥香,乘风而来,亦真亦幻。\r

   直如缥缈梦境。\r

   郭嘉斟上一杯酒,凑到曹操唇边。灯火交错间,郭嘉眼波盈盈,顾盼生辉──他年近三十,身材高挑,只是眉目仍如少年。\r

   「奉孝。」曹操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本初(袁绍)欲尽得江北,吾亦欲得之。这一战着实不可轻敌,败者此生尽于此,再难有翻身之日。所谓割据、大业乃至天下一统,均成梦幻泡影。」\r

   郭嘉将额角抵着他肩头,揣摩话中意味:「破其军,并杀袁绍?」\r

   想了想,又不放心,再问:「您下决心了?」\r

   「吾与本初,必死其一。」他目光灼灼,「若吾胜之,将来可图。本初得胜,则难守成。倘江山有灵,当使吾胜之。」\r

   「主公素来不信鬼神。」郭嘉抚弄他耳边鬓角,「如今说起这话,该是心中忐忑?」\r

   曹操默认。\r

   终究是幼时玩伴。董卓死后雄踞邺城,坐拥四州兵马,岂是等闲。\r

   郭嘉打量军图:「袁绍欲取许昌,或渡黄河,或走东路。布兵白马可拦其渡河,东路又当如何?」\r

   「先下手为强。自琅邪入齐,取北海、东安等地,固守右翼。」曹操略加思索,「臧霸堪当此任。」\r

   「白马为第一重门户,其次在延津。」郭嘉接过,「于禁将军可守得。」\r

   「使张辽、徐晃守官渡,夏侯惇领主力于数仓。」\r

   「差人镇抚关中,笼络西凉。免其突起歹心,乘火打劫,以至生肘腋之变。」\r

   你来我往,寥寥数语间,大局已定──所思所想如出一辙。君臣相知,无需多言。\r

   相视一笑。\r

   「白马乃咽喉要道,守得此地,乃占先机。」他又蹙眉,「刘延能支撑几时?」\r

   「刘延之才,至多半月。」郭嘉忽将话题一转,「张绣如何安排?」\r

   「张绣?」曹操忍不住冷笑。\r

   郭嘉心底透亮。\r

   \r

   昔日张绣听了贾诩建议,带宛城数万兵马前来递降书时,曹操只笑着勾了一个「允」。\r

   又向诸将剖解:「袁绍决意平靖江北,不会独独放过宛城。张绣独木难支,须及早找人投靠。邺城兵多将广,张绣倾其所有,也不过九牛身上添一毫,讨不了多少好。投奔我军,倒成雪中送炭。眼看大战在即,吾断断不能杀张绣。」\r

   满座良将,俱都无语。人人都领会其中用意──对面袁绍粮草兵马皆胜己方数倍,劣势中要搏一条活路谈何容易?有人相助就得死死笼络住,哪里还有余地挑剔。\r

   实在形势逼人,万般无奈。\r

   曹操面上做得漂亮。浑似忘了曹昂与典韦,将张绣当做上宾,笑脸相迎,亲切有礼。还不忘嘱咐手下一干将领都要效法,善待张绣,不得刁难侮辱。诸将敷衍不过,索性避而不见,只当不曾有张绣这么个人。\r

   郭嘉冷眼旁观,张绣日子也不好过。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委屈度日,总胜过死在袁绍手下──彼此都是做戏,谁也没有真情。\r

   曹丕却不足十二岁,没有那样通达。只缠着曹操追问:「为什么不杀张绣?昔日大哥与典韦将军都是张绣所害。若非大哥爱护,差人送我出军营,而今丕儿也不在了。」\r

   他稚嫩的眼里,满是凛凛寒光。\r

   「我与张绣,不共戴天!」\r

   曹操听见了,只当他闹脾气:「别说傻话。张绣有女年岁仿佛,堪与婚配。你若不肯,便指给均儿[1]。」\r

   气得曹丕扭头便走。曹操笑他孩子气,也不多做理会。\r

   后来还是郭嘉心下不安,寻得机会,与曹丕细细说解其中缘故。\r

   天下皆知是张绣杀了曹昂,血海深仇,莫以此为甚──因此才需格外地待他好,做给那些零散刺史、太守看。连仇人都容纳,还有什么人容不了?尽可以投降,而无后顾之忧。\r

   「此乃成大事者必忍之辱,日后公子亦当如此。」他拉着曹丕的手,「主公并非无情,只是无奈。」\r

   年幼的曹丕似懂非懂。\r

   \r

   而今仍如此。若胜袁绍,则一战立威。加上张绣这块牌坊装点门面,权当利诱。兵不血刃[2]便可称雄于江北。\r

   「唔,不如将张绣麾下兵马拆散,分与诸将。调张绣往徐州方向,与臧霸同守东路。」曹操沉吟,「也免得旁人嚼舌,闲话受降是假,转眼存心令张绣送死。」\r

   「贾文和(贾诩)怕连这一层也算到了。」郭嘉忽地一笑,「他劝张绣来降,是拿张绣性命做赌,让主公见识他如何神机妙算──这是邀宠献媚呢。」\r

   「贾诩良才难得。」曹操苦笑,「如此无双国士[3],怎么落到张绣手里?」\r

   「唔,我呢?」郭嘉指着鼻尖,「我难道不算无双国士?」\r

   「宠你到如此,怎么还要妒忌?」他一笑,揽过郭嘉来,「日后白马陷落,如何解围?」\r

   「届时可问公达(荀攸)。使他与文若(荀彧)随主公左右,凡临机应变,必有良策。」郭嘉拔去他头上发簪,「夜深了。不如就寝?」\r

   \r

   谁还可得如此殊荣,深夜伴主公同榻?夏侯惇将军与主公相知多年,有时也难免被撇在一边。众多美人得青睐,也不过闲暇时取乐,到了战场便统统抛去脑后。\r

   唯有郭嘉,食则同席,出则同舆。\r

   连床笫之欢也共享。\r

   郭嘉俯身埋首,效法那些娼妓,用一张伶牙俐齿的嘴侍奉他纵情──郭嘉本是浪荡子,深谙酒色,又自来随性。碰上这样一个不拘的主公,更是恣意而为。\r

   荀彧、荀攸自恃君子,怎肯如此无所顾忌? \r

   前日新得客将关羽,曹操使足手段百般笼络,夏侯惇将军吃醋得很。而今贾诩就在眼前,郭嘉反而并不真心忧虑──天下有智谋者再多,终究唯独他郭奉孝,是主公真正的解语花。比荀彧、荀攸解得风情月意,比贾诩贴心亲近。程昱果决心狠,又不如他委婉周全。\r

   甚至,比夏侯惇更懂曹操。\r

   「贾诩来到麾下,便不会再有二心。」他将那阳具吐出,温柔爱抚,「只是恐怕他地位尴尬,今后不会尽心尽力。终究不是依靠。」\r

   「不要扯这些不相干的,扫兴。」他不耐烦听。扶着下身,放缓了力道挤进来──郭嘉并非武将。怕他痛楚难胜,索取不敢刚猛。\r

   何其有情。\r

   郭嘉眼中漾出盈盈笑意。咬牙将腰肢款摆,套弄不休。前面的涩痛熬过了,便越来越顺畅快活。\r

   「文若真心,堪比郭嘉。他只是顽固。」郭嘉迎向他的口唇,舌尖纠缠挑逗,「论安邦定国,郭嘉不如他。只是刚则易折,日后必有冲撞之时。主公……不要恼他才好。」\r

   「日后是几时?」他只觉得好笑,「眼下过了袁绍这关,才谈得到那么远。」\r

   「郭嘉昔日于袁绍手下效力,便得见其人品行。」郭嘉止住耸动,「主公文韬武略,胜之何止十倍。」\r

   他一笑,起身将郭嘉压倒榻上,埋入得更深──可见未听入耳,只当是床笫笑语。\r

   「嗳……您不信我?」郭嘉尽现媚态,话却说得极真诚,「昔日毛玠谏言,谈及天下三分而有其一。其实那不过最末一等结果……主公虑之所周,无不济也。用兵如神,应变无穷。驭下以道,良才皆愿为用[4]。今后功业绝非江北袁家、吴地孙氏可比……」\r

   颠鸾倒凤之际,郭嘉婉转呻吟。忽而揽住曹操颈项,感慨难舍:「侍奉主公,是郭嘉之幸。可惜,不能亲眼得见霸业成就之时。」\r

   「唔?」他钳住郭嘉双手,腰胯猛然用力,「何谓不能亲眼得见?」\r

   郭嘉又痛又笑,却并不答话。其实彼此心知肚明。郭嘉常年多病,随军征战又不得静养,能撑到几时?只不过未曾明说。\r

   他取过酒盏,饮了一口,嘴对嘴哺给郭嘉。辛辣的酒入了口,一路烧到心头。\r

   「天生你王佐之才,当为吾尽用。」他戏谑地下了令,「眼前官渡一战,日后需平靖江北。再往后,征乌桓,除心头大患。收荆州,便可进图江东––––征途漫漫,汝为军师祭酒,需时刻随侍左右,不可借口躲懒。」\r

   是酒,或情欲,融化了四肢百骸。郭嘉在他身下,一阵阵地酥麻。谁要躲?恨不得一世都与他相守。\r

   「不准死,奉孝。」他在他耳旁低语,「吾要你活下去,到霸业成就的那一日。」\r

   字字威严。仿佛一言既出,便可约束住这天地间最无常之事。\r

   情欲激荡时,郭嘉抱住曹操,轻啄额角,更卖力地迎合。一步步踏上极乐境界,他几乎看见自己的未来──不无遗憾吧,终究不能相陪到最后。\r

   然而,生时已尽欢,死又有何惧?倒也无需悲切。\r

   郭嘉在他怀中,藏起一个微笑。\r

   \r

   那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之秋。\r

   郭嘉死在七年后。第二年,曹操挥军南下──郭嘉不曾得见那决定天下大势的一战。\r

   \r

   [1] 均儿:曹均。曹操二十五个儿子当中的一个,平生事迹不多。史实记载确实是在曹操的主张下,让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r

   \r

   [2] 兵不血刃:意思是战士们的刀锋没有染上鲜血,一场战争便结束了。现在多半用来形容没有正面爆发冲突便顺利达到了目的。\r

   \r

   [3] 无双国士:也写作国士无双,意思是一个国家中最杰出的人才。\r

   \r

   [4] 虑之所周……:史书记载官渡之战时,郭嘉曾列举过曹操必定将战胜袁绍的十条理由,这段文字截取自史书原文。意思是说曹操思虑周密,没有漏洞。在战争中遇到突发情况,总有很多应对的办法。善于领导属下,所以有才的人都愿意为曹操工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